我们的成长之路——青岛长江学校初中部优秀青年教师代表访谈纪实

图片

 青岛长江学校始建于2009年,学校始终坚持“以德立校,质量为上、全面育人”的办学宗旨,以培养有“高素质、高品位,有人格品质力、幸福力、学习力,可持续发展力”的学生为目标,实现学生健全人格的构建和全面素质的提高,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在全区遥遥领先,先后被评为“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”“山东省规范化学校”“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”。

     

      学校极为重视教师素养的提升和教师团队的打造。一大批青年教师扎根一线,快速成长,用博学与仁爱书写了自己精彩的长江故事。今天参加访谈的三位老师,在青岛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脱颖而出,均荣获二等奖。优秀成绩的背后,有着怎样的动人故事呢?接下来,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张楠、郑赫、李晓琳三位老师,共同揭秘她们作为长江教师的成长之路。 



专题1   从课改中走出的成长之路

    笔者:三位老师作为长江青年教师的代表,教学成绩可谓是硕果累累。教学方面成长如此之快,您认为一路走来最大的收获是什么?


    张楠:我的成长,最大的助推力就是学校的课改。作为青年教师,要敢与时俱进,敢打破常规,敢接触新事物。学校始终坚持“教师是第一生产力”和教师第一的思想,注重教师素养提升和教师团队的打造。学校借助12学研究互动式高效课堂,我很幸运成为第一批智慧课堂使用的教师参与了学校的课改。从“一二三四”教学范式到学程导学,到小组合作,再到智慧课堂,学校始终坚持以“学”定“教”。学生通过智慧课堂完成教师推送的自主学习单,完成率和准确率有精准的数据反馈,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确定课堂精讲点,并进行当场组题练习,这就使我们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。此外,智慧课堂中的随机抢答功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,自动赋分、排行榜使得对于学生和小组的评定一目了然。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错题自动生成,统一汇总至错题本,从而使学生做到学然后知不足,学习更有的放矢。


    郑赫: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终身学习。学校的课改确实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了非常多的平台和机会,科技赋能让教学思路更开阔,通过参与学校的课改研讨,观看各种教学观摩课和报告会,聆听相关讲座、外出学习等等,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契机,多走出去,多学习,这种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使每一个老师都从中受益。


    李晓琳: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,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。我的成就绝对不是个人的成就,这是团队的力量,集体的战果。课改不是一条容易的路,对于新教师老师更是万事开头难,但很幸运我们有学校“青蓝工程”师徒结对的帮助,师父的倾囊相授,老教师的带动,新教师的传承,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财富。这就是长江教师中流行的那句话,“最好的老师是同事,最好的资源在身边。”




专题二   小组合作下的高效课堂

    笔者:现在我们评价课堂的维度,由教师的“教”转向了学生的“学”,请问我们老师是怎样在课堂上更好教会学生“学”,从而使课堂更高效呢?


    郑赫:学校历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。如何让学生自己学会学习?小组合作应运而生。每个学期学校会依据学生的学习现状、学习态度和学习潜能等方面,将学生划分为动态变换的三个层次,即“卓越生”“争先生”“奋进生”,然后按照组内异质,组间同质的原则分为六个小组,以小组为学习共同体。组内合作,组间竞争。此外,学校充分利用学习金字塔理论,注重“小先生”的培养,让学生在相互教,相互学中实现知识的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。每堂课“先学后教”,各科老师会在晚自习通过12学发送自主学习单,学生对照平板进行预习并提交预习反馈,老师根据学生的自学反馈数据,进行“以学定教”。每节课都设计一些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完成的问题,给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,让他们学有所得,争取每个人都当过小老师。时间久了学生上课更活跃了,小组成员之间配合默契,互帮互学,老师也自然就不再是“传授者”,只需做“引导者”。


    张楠:推行小组合作的前提,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实行分层教学,分层设置学习目标,分层个性化布置作业练习,学习难度始终保持在学生踮起脚可以够到的水平,在此基础上小组内部实行帮带扶。我们学校有学生的小组合作,也有老师们的“小组合作”。青岛长江学校的集备制度早已成为了常态,每周固定大集备,不定时的多次小集备,保证每位教师对知识点、重难点有明确地把握。什么知识点老师来讲,什么知识点学生自己探究,每位老师都了如指掌。


    李晓琳:“双减”政策下的作业布置也为学生的课后自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。每次的作业布置都是通过给学生基准分,不同学生自选不同层次的作业。所有作业在周末通过平板定点推送,同时老师为学生制作作业相对应的视频讲解微课,学生完成作业后可以通过平板观看微课,自主学习,实现作业的即时修改和错题的掌握,查漏补缺,保质保量完成周末作业的自主巩固。



专题三    主题班会助力学生德育

     笔者:三位老师都是多年担任班主任,对于班主任的工作也完成得相当出色,多次被评为“优秀班主任”,在班主任工作方面,有什么经验或是心得给大家分享一下呢?


      李晓琳:班级管理中主题班会的作用至关重要。通过主题班会,更好实现学生德育。学校历来注重对班主任的培养和支持。一方面,学校会定期举办关于班主任的系列比赛,这都是最好的锻炼和展示平台,班主任基本功大赛、预防校园欺凌班会课比赛、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课比赛等等。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,班主任通过向老教师请教,和年轻教师讨论,找心理老师和心理学专家磨课等方式不断夯实业务能力,丰富班级管理方法。另一方面,学校拿出专项经费,设置单独办公室,进行挂牌,成立了班主任工作室。工作室根据学生现状研究打磨心理健康主题班会,出示公开课,全体班主任共同观看,然后组织召开班会,这对于引领班主任成长,提高我校德育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另外,要实现学生的“幸福”教育,老师本身也要学着做一个幸福的人,平时和学生一起参与班级活动与学校各项比赛,与学生打成一片,拉近心灵上的距离,也更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,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,使班级凝聚力不断增强。


      郑赫:班主任是一项非常需要技巧性的工作。很幸运的是,在长江我们从不是一个人在战斗。新班主任最快的成长方式就是跟着师父学,跟着优秀的老班主任学。比如班级的积分制、奖励制度、班委的轮岗制,这些都是已经探索出的行之有效的方法,学校为老师们创造了很多种方式的交流和学习平台,新班主任都可以通过这些途径学习借鉴。


      张楠:除了学校和身边同事的支持,我们也有一大群理解我们工作的家长做后盾。长江的每一位班主任都始终坚信,每一个孩子都不同,或是小草、或是大树,不能用统一的标准苛求。但阳光向上的心理、积极努力的态度,却是班主任必须帮助学生培养的。良好的家校关系有一个最简单的原则,就是真诚,全心全意为每个孩子好,因为我们都相信,热爱,可以战胜万难。



      在整个谈话过程中,我们最深刻体会到的,就是长江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——“幸福”。就如同走在长江校园内随处可见的老师和学生的明媚的笑脸,真诚的问候,温暖的互动。没有轰轰烈烈的豪言壮语,有的只是躬行践履、润物无声。在这片叫做长江的沃土上,愿每一粒种子都能蓬勃,每一个梦想都能绽放。


返回

小学部

以兴趣激发热忱
用习惯塑造品格

初中部

全面培养提升素质
细致引导塑造人格

高中部

多样化升学通道
开启世界大学之门

技工学校

用关爱
探索潜能

联系我们

小学部
0532-87525097
初中部
0532-87520106
高中部
0532-87520036
长江卓越技工学校
0532-87520138